回避型人格对于社交有着本能的排斥,与其和一堆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他们更宁愿一个人独处,与世隔绝。
1. 如果无法确定自己能被喜欢被欢迎,那么就会对该社交圈产生排斥,不愿意融入。
2. 性格敏感且羞涩,一旦被别人批评,或者提出的观点受到否定,那么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长此以往,便养成听别人说而自己沉默的习惯。
3. 内向自卑,潜意识觉得自身的能力不够,在不得不面对新的人际关系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地手足无措。
4. 如果因为工作等原因要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会千方百计找借口去回避。
5. 当与不熟悉的人相处的时候,会极其不自然,一方面害怕冷场,另一方面又无法与对方进行轻松的沟通。
这样的人对于一段亲密关系,大多显得格外纠结,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于一段亲密关系的渴望要甚于常人,然而却也伴随着常人没有的矛盾心理。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对于父母的撒娇耍赖,在面对伴侣的时候也会显得过于自立。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地选择自身去解决它,即使力有不逮,也难以启齿去请求伴侣的帮助。而在面对伴侣的需求时,他们也会感到不理解,甚至是烦躁。
他们缺少安全感,害怕伴侣会突然离开,却也担心自己会对伴侣形成依赖,感情世界被别人掌控。
因此,在对待一段亲密关系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得难以琢磨,若即若离,对方很难猜测他们的真实想法,因此导致双方都感觉到巨大的痛苦。
在陌生的社交场合,有着本能的排斥,在因为工作等外因必须参与时,往往会有手足无措的场面。
在别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他们不会选择主动参与话题,而是在一旁默默倾听,在表面上也会给予微笑、点头等回应,以防止在别人看来他们格格不入。
当他们不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内心敏感的天线也会随之竖起,期待得到别人的正向回应。一旦捕捉到否定的情绪信号,会立即丧失信心,对自己刚刚的发言感到懊悔和难堪。
有的孩子小的时候很“闹”,会经常性地大哭、发脾气或是怕生人等等,这些行为其实就是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然而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强烈的反应,没有给予安慰和平抚,反而会心生抱怨,甚至是厌恶,表达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乖,就我家的孩子这么不让人省心”的情绪。
当一个孩子的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正确及时的反馈,那么心理上的安全依恋也就没办法得到建立,正常合理的心理诉求会被自己生生压抑,外向的情绪表达也会被扭曲,内心已形成“必须要按父母想要方式来交流,否则会被讨厌”的潜意识,导致出现刻意回避自己内心中的线.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降生会对他们原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很多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模式不得不因为孩子而做出调整或改变——而这些调整和改变,很多都是牺牲式的付出。
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轻松的心理,甚至是消费支出,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有的父母面对这些略有消极的影响,会产生不悦、厌烦,甚至是指责、愤怒的情感。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这些消极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对自身存在的判断,会觉得自身是一个累赘,自己在给别人添麻烦,这让他们感觉到难堪,甚至是羞愧。
因此,这一些孩子会比别的孩子更早懂事,更早成熟,更早独立,因为这是他们取悦父母的办法。而与此同时,他们也比其他孩子承受了更多的情感上的孤独与痛苦。
别人并非十全十美,你也并非一无是处。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对自我的评价,重新建立正向的自我认知,这样才可以克服自卑感,向他人展现一个自信、阳光、开朗的自己。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积极的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也有着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避免下意识的回避,而是在心里与自己对话,告诉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别人能够在社交场合泰然自若无往不利,那么你也可以淡定从容成熟稳定。
长期进行正向积极的自我暗示,逐渐改变原先负向消极的回避心理,将会对心理重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许确实有人天生就是社交达人,但是更多的人在社交之初也都是惴惴不安的菜鸟。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社交这项技能,完全是能够最终靠后天的努力与练习而得到并且熟能生巧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练习社交,比如今天在电梯里遇到邻居,可以简单聊一下今天的天气,猪肉的价格等等;在公司和同事聊聊网上的八卦,最近的工作进度等等。
此类练习也是要长时间坚持的,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符合自己的语言、话术等交际方式,逐步扩大社交范围,有意识地融入社交圈子,从而建立自信心,不要要求自己一次就做得很好,多给自己几次试错机会。
毕竟只有少数人是生来就社交技能格点满,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大部分人都是在一次次尝试和摸索中找到合适且对自己最合适的社交模式